包子的發展歷史
2019-03-19
包子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面食,在南北方各地都有,北方人說的包子一定要有餡,要不就是饅頭了,而在南方江浙一帶還有的將包子也稱為饅頭。
西晉文學家束皙在《餅賦》中這樣寫到:“于時享宴,則曼頭宜設”。這里的“曼頭”就是現在的包子。
包子起源見自宋代高承編撰的《事物紀原》:“諸葛亮南征,取面畫人頭祭之”。
相傳,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孟獲后,行到瀘水時,軍隊無法渡河,于是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,在外面包上面粉,做成人頭模樣,祭祀后大軍順利渡。這種祭品被稱作“蠻首”也叫作蠻頭,后來稱為“饅頭”。
到了唐宋年間,饅頭逐漸成為殷富人家的主食,不但中原漢族喜歡食用,遼國契丹族也將其視為美饌。
到了南宋,《夢粱錄》中的“酒肆”記載:酒店內專賣灌漿饅頭、薄皮春繭包子、蝦肉包子等。這里稱呼的“包兒”應該就是方言中的“包子”。這時包子的餡料已經非常豐富了,不過依舊是饅頭、包子不做具體劃分的。
到了清代,饅頭和包子終于有了明確的區分?!肚灏揞愨n》中記載:饅頭,一曰饅首,屑面發酵,蒸熟隆起成圓形者,無餡,食時必以肴佐之,南方之所謂饅頭者,亦屑面發酵蒸熟,隆起成圓形,然實為包子,包子者,宋已有之。
北方和南方仍保留著對包子的不同叫法,而且餡料與口味也有差別。北方人性格豪爽,在包子餡料的選擇上更為粗獷,胡蘿卜、海帶、粉絲、雞蛋、茄子、豆干、酸菜均可入餡,口感或酥爛或生脆。南方人細膩溫和,崇尚清淡、量小的飲食習慣,似乎不太重視飽腹感而更追求精細的制作水準,要求皮薄卻不漏汁顯示制作技藝高超。